
再也不用“专门找一个时间充电”
再也不用“专门找一个时间充电”
【概要描述】星巴克日前表示,将在美国包括Teavana茶吧在内的7500个门店,设立10万个“PowermatSpot”免费无线充电站点,并从洛杉矶海湾区开始试推。今后,消费者将摆脱电源插座,仅需将手机放在桌面的特殊装备上,即可实现手机充电。“Powermat”外观类似黑色小圆盘,它能持续放出低电,方便消费者在享用咖啡的同时,顺便为随身的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。Powermat于2006年由以色列企业家RanP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5-01-04 00:00
- 访问量:
星巴克日前表示,将在美国包括Teavana茶吧在内的7500个门店,设立10万个“Powermat Spot”免费无线充电站点,并从洛杉矶海湾区开始试推。今后,消费者将摆脱电源插座,仅需将手机放在桌面的特殊装备上,即可实现手机充电。 “Powermat”外观类似黑色小圆盘,它能持续放出低电,方便消费者在享用咖啡的同时,顺便为随身的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。Powermat于2006年由以色列企业家RanPoliakine创立,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手机与其它设备有线充电转换技术的研发,2011年开始 与金霸王电池合作,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充电需求的套管、适配器等产品。星巴克店内布设的这款Powermat是其最新出品,它使用了一种被称为 “电磁感应充电”的新技术,该技术可以实现相近物体之间的电力传输,其最大卖点,就是充电时不再需要那根烦人的电线了。
其实,电磁感应作为无 线充电的基础技术,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,它已经存在了足有100多年,其原理如下:首先,充电座上的电磁感应线圈会形成一个电磁场,这个磁场与另外一 个电磁感应线圈接触后(线圈一般连接在需要充电的设备上),就会向其输送电力。在专家看来,它的工作原理跟用充电座给你的电动牙刷充电没什么不同。
不过电磁感应技术也有缺点,使它难以成为一种主流技术。首先,每个电磁感应线圈只能给一台设备充电。因此,在如今多设备并存的环境中不免显得低效和不方便。其次,它需要用户把设备的位置放得很准确,才能让线圈启动和保持充电程序。
对此,RanPoliakine的观点是,推广无线充电技术的关键,并不在于怎样实现最快速或最有效的连接,而在于如何让人们在最需要的地方用上它: “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是,如何让消费者整天都能充电。最大的阻碍就是关联性,我们应该把充电点放在哪里?”他补充道:“你最需要这项服务的地方,是在家或 办公室以外的地方。”
他说的很有道理。把充电点放在星巴克的门店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,至少可以避免消费者在咖啡厅里长聊时不得不到处找电源插 口。另外,也可以把它放在机场、酒店或Powermat的充电站里。如果按照充电效率来看,无线充电比不上有线充电。也就是说,用无线充电会花费更多的时 间。不过无线充电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--你不用拿出电线插入接口,当你不用手机时,放下它就等于给它充电,不用“专门找一个时间充电”。
各种标准技术眼花缭乱
不过,无线充电能否成为主流,星巴克说了不算。在这点上,诺基亚的态度很重要。
作为最早将无线充电技术引入到智能手机领域的制造商,诺基亚英国最近通过卡通短片的形式,再次展现了无线充电技术的魅力。视频中,一对夫妻累了一天回到 自己的卧室,男主人公(使用iPhone)回家后往床上一趟,想着给手机充电,然后到处翻找充电器,而最后,由于随手一扔,导致充电线再次脱离接口……反 观女主角,简单地将Lumia1520放在一块无线充电平板上,然后,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发现手机妥妥地“满电复活”了。视频的画外音强调:“在你的卧 室,是时候跟烦乱的线缆说No了。通过无线充电器,你能够让Lumia智能手机像孩子睡着一样乖乖地充电。”
智能终端巨头中,诺基亚在无线充 电技术上的投入最多,堪称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2012年发布的Lumia920和Lumia820,就是首批支持这一功能的智能手机。与此同时,诺基 亚还开发出众多无线充电外围设备,像是无线充电托盘、无线充电支架、“小胖仔”Fatboy无线充电枕头,以及JBLPowerUp无线充电音箱……只要 将支持这一功能的手机放在以上任意一款设备上,就能开始自动充电。
不过,虽然各大巨头跃跃欲试,但无线充电领域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 准。以诺基亚Lumia设备为代表的“Qi”标准,和Powermat主导的电源事业联盟(PMA)标准之间,虽然都是一样采用电磁感技术,产品彼此间却 无法兼容。比如在星巴克,基于PMA标准的Powermat无法为支持Qi标准的各种设备、像是Nexus平板、Lumia手机等无线充电。虽然由于门槛 低、通用性强,Qi成为各家手机及移动设备厂商最喜爱的标准,产业中支持Qi的企业达到了200多家,而PMA只有72家。但是,不兼容就是不兼容,对普 通用户来说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除了最流行的电磁感应,跃跃欲试的无线充电技术和标准还有不少,比如以磁共振技术生产的无线充电装置。这类设备 主要依赖电磁共振耦合原理,在每个线圈周围形成一个能够传输电力的磁场,不需要对线圈进行精确排列。它的最大优势,是可以隔着一段较小的距离实现无线充 电,不需要让设备与充电器直接接触。因此你可以把充电板镶嵌在桌子底下,而不是放在桌面上。磁共振技术的另一个优点,是可以同时支持一台以上设备充电。为此,相关厂商在此技术上成立了A4WP标准联盟。去年,Intel加入了A4WP的无线充电联盟,成为了该联盟一个重要成员。
此外,还有一种iNPOFi技术。其产品采用智能电传输无线充电技术,具备无辐射、高电能转化效率、热效应微弱等特性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技术由中国企业 自主研发。采用该技术的充电设备包含电源发射装置和电源接收装置两部分,发射装置大小、薄厚与普通手机相当,接收装置嵌入手机保护套中,将手机套上保护 套,平放在发射装置上就可以开始充电。充电过程中,手机不需要插上任何连接线。相关检测显示,充电过程中电磁辐射为零,电能效率转换达94.7%,接近有 线充电。iNPOFi充电设备支持低电压供电,兼容普通USB供电。同时可实现低温充电,有效保障设备及电池的使用安全及寿命。
规模化应用尚待时日
“看起来很美”,这用来形容当前的无线充电技术颇为合适。
虽然无线充电的概念非常火热,但事实上,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阻碍,标准不统一就是一大“硬伤”。在目前的市场上,有包括PMA、A4WP以 及Qi在内的三大标准,代表不同的厂商阵营和利益集团。虽然很多厂商都已经推出了基于各自标准的产品和应用,但是这些标准之间却不具备互通性。对于消费者 而言,要想“一款产品走天下”的愿望还是无法实现。
就拿星巴克推出的无线充电服务来说,其基于PMA标准,如果是不支持PMA标准的终端,想在星巴克使用无线充电服务,那就必须配备相应的适配器,这对于用户而言,无疑增加了成本并提升了操作的难度。
更多的企业是“脚踩两条船”,比如高通不止是A4WP标准的建立者,它也是Qi标准的和PMA标准的支持者;三星的情况也基本一样,而Intel虽然没有正式宣布要加入其他两个标准,但用脚趾想,也知道它绝不会将自己捆死在A4WP标准上。
不仅在智能终端无线充电领域,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,标准的统一也是一大难题。很长一段时间内,业界对于电动汽车无线电力传输频率都有争议,这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发展的脚步。不过,近期业界就此达成了一致,决定采用85kHz频率。2013年11月,推进“SAEJ2954”标准制定的美国汽车工 程师协会(SAE)宣布采用85kHz,随后日本企业也将85kHz列为第一候选。
未来究竟是哪个标准会一统天下,还是几大标准分足鼎立,我 们不得而知,不过为消费者带来更简单、更便利的应用却是业界追求的永恒目标。不久前,芯片厂商博通就发布了一款名为BCM59350的无线充电芯片,这款 芯片声称可以兼容现有所有的无线充电标准。无论用户无论使用哪种无线充电技术设备,在该芯片的支持下都可以自由充电。
当然,无线充电技术的普 及在破解标准难题之后,仍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。如何让无线充电产品的成本持续降低,适应大规模普及的需要?如何在公共场所大规模铺设无线充电设备,让消费 者真的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充电?这些都是待解之题。不过,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进入无线充电领域的厂商越多,成本越快向下走,目前正是低成本潜伏期。为了抢占 这一市场,国内外厂商必然争相推出低成本方案以满足客户需求。
客观而言,相对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,无线充电技术确实能够带来诸多便利,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进一步成熟,无线充电技术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应用前景。
联系方式
手机:135 1010 7649
传真:0755-28411662
网址:www.beiland.com
中文网址:无线充电.在线 无线充电方案.网址
邮箱:beiland@163.com
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雪岗北路天安云谷1期3栋A座808室本网站支持ipv4 ipv6双向访问


扫一扫加好友了解价格信息




Copyright & ©2023 深圳市贝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0443号-2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龙岗